首页

女王调奴

时间:2024-05-05 05:38:48 作者:走过一甲子,中法不断架设新的友谊之桥 浏览量:87650

  中新社北京5月1日电 题:走过一甲子,中法不断架设新的友谊之桥

  中新社记者 张素

  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艺术8——青年艺术家联展”4月底在北京展出。“我们通过艺术家们架设起了法中之间的桥梁”,“艺术8”协会创始人克里斯蒂娜·卡约尔(Christine Cayol,中文名佳玥)说,展览映照出了一条交流互鉴之路。

  克里斯蒂娜·卡约尔是一名法国作家,“艺术8”是由她创立的、目前位于北京中法大学旧址的一个艺术之家。最新的青年艺术家联展,是中法文化旅游年框架内的一项活动。

2024年4月底,“艺术8——青年艺术家联展”在北京展出,中法34位艺术家的56件绘画、雕塑、影像和装置作品集中呈现。中新社记者 张素 摄

  此展中,两国34位艺术家的56件绘画、雕塑、影像和装置作品集中呈现。人们参观展览,仿佛走进一段跨越多年的当代中法文化交流故事。

  多年来,“艺术8”致力于为中法艺术交流架设桥梁,正如它的所在地——北京中法大学旧址,见证了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篇章,也为中法互通搭建了重要桥梁。

  走进位于北京东皇城根北街的这处建筑,中式传统风格的大门掩映着中西合璧的校舍。小院一侧的中式建筑原为礼堂,如今部分作为“艺术8”展厅使用。院内树木郁郁葱葱,昔日校舍被修葺一新,辟作展览用,前来观展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草坪上还竖有毕业纪念石碑、“中法教育交流百年纪念”铜牌等,悠悠诉说着中法友好往事。

资料图:民众在位于北京市东皇城根北街的中法大学旧址的教学楼内参观。旧址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为中西合璧风格,教学楼、礼堂、图书馆书库等保留完整、风貌依旧。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中法大学的创办源于20世纪初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彼时,蔡元培、李石曾等有识之士投身于教育救国,号召和动员中法两国人士创建大学。1920年,北京中法大学在西山碧云寺法文预备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后于1950年停办。

  短短30年间,北京中法大学培养了569名毕业生,向法国等国家输送了许多中国留学生,为中国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陈毅元帅就曾在此求学并走上革命道路。

  北京中法大学1926年毕业生刘文涛的后人刘爽回忆,祖父会煮上一壶咖啡、搭配点心,用浓重的家乡口音回忆起在学校的岁月。“中法文化交流、文明对话有着能够穿透意识形态的力量。”刘爽说。

  如其所言,北京中法大学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推动中法之间对话交流。既有“请进来”,比如考古学家富歇(Foucher)、天文学家法叶(Faye)等十余名法国学者受邀来校演讲;也有“走出去”,学校积极支持在国外举行的各类中法文化交流活动,曾资助在法国举办中国画展,并帮助徐悲鸿夫妇赴法参展。

  《历史上的中法大学(1920—1950)》一书作者端木美认为,中法大学的师生们早在百年前就开拓了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倾向的人民之间相互认识理解的对话空间。

  作为北京中法大学的姊妹校,成立于1921年、坐落在富尔维耶尔山丘上的里昂中法大学是中国近代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所大学类机构。据统计,1921年至1946年,共有473名中国学子在里昂中法大学注册居留。敦煌研究专家常书鸿、《法国通史简编》主编沈炼之、居里夫人的第一位中国研究生郑大章等一大批英才都曾在那里深造。

资料图:历经百年历史沧桑,里昂中法大学校门上用中法文篆刻的金色“中法大学”依然清晰可辨。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参观了里昂中法大学旧址,并寄语中法友好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为更好地纪念传承这段友谊,2016年,里昂新中法大学在里昂中法大学旧址上改造而成,成为两国间又一个友谊交流平台。

  北京中法大学停办后,部分院系被并入其他院校。如今,北京理工大学等学校延续中法文化亲缘,在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加强与法方的合作。

  中法大学的故事见证了中法两国友好合作的情谊。时光流转,中法两国,走过一甲子的“山海友邻”,正不断架设新的交流之桥、友谊之桥。

  一如设立于中法大学旧址的“艺术8”,致力于成为中法文化的“摆渡人”。此次青年艺术家联展展出中法艺术家在驻留期间就地创作的作品,他们通过视角变换去转变思维、更迭灵感,成为中法交流创新活力的生动体现。

  其中,来自法国的戴海叶(Delhaye)在北京的胡同里生活了9个多月。他用近百个葫芦创作了作品《北京鸽哨》,向中国人饲养信鸽艺术致敬,引起不少共鸣。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认为,本次展览的举办象征着艺术可以团结人民、促进对话、超越地理界线与文化隔阂,缔结持久的连接,这一凝聚人心的举措在当今世界显得尤为重要。

  第六届中法文化论坛将于今年秋天在法国举行,担任论坛法方副主席一职的克里斯蒂娜·卡约尔计划邀请更多中国艺术家赴法参加。她说,要更好发挥桥梁作用,“让桥这边的人走过去,也让桥那边的人走过来”。

  时光悠悠一甲子,中法正不断架设新的友谊之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党委书记在北海会晤

如今,这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逐渐配齐建强,一批批优秀人才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守正创新、培根铸魂。

韩国“天才少女”安洗莹:希望通过汤尤杯找回自我

这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典型场景。“人工智能”作为热词出现在会场内外的很多讨论中。与之相关的,还有大模型、机器人、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

北美票房:《功夫熊猫4》首映夺魁 《热辣滚烫》冲入十强

完成了从0到1的过渡,北京冬奥会后,苏翊鸣的日本籍教练佐藤康弘给出选材建议,集训队最终留下了不到八分之一的孩子,成为“山西20班”。本次在“十四冬”单板滑雪公开组女子U型场地技巧赛中亮相的6名10后小将就在其中,她们首次参赛便有5人进入预赛。此外,这次与她们代表山西并肩作战的还有被誉为“中国单板未来之星”的周苡竹,12岁的她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2023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铜山滑雪场举行的冬季激浪巡回赛上,当时年仅11岁的周苡竹就获得了女子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赛亚军。“十四冬”预赛,周苡竹也成为这群“娃娃兵”中唯一晋级决赛的选手。

会上,这位代表拿出十几张设计图

卢庆国建议,鼓励健康产业上下游企业开展跨行业的多元合作,在企业间、集群间形成协同效应;同时,对于有潜力的龙头企业,要以有力的政策加以支持和培育,使其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广东梅大高速路面塌方灾害已致36人死亡

完善精细化服务,使服务更精准。精细化是衡量社会治理水平的标尺,是推进治理创新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真正了解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完善精细化服务,必须推动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资源力量下沉,推进审批权限和公共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使社区成为多种便民服务有机集成和精准对接的平台,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差异化需要,及时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向社区延伸下沉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进行需求动态监测,发现数据背后蕴含的治理需求,实现对基层问题的接诉即应,建立智能分拨、精准派单、闭环督导的治理全流程,赋能精准的供给服务,促进基层治理在高效化、实效化中实现精准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